close

環島第4天:

 

忙著學怎麼活下去!!

 

野外求生營超乎想像的認真與求事實,任何一個環節都不馬乎,全都需靠自己親手體驗並完成才能繼續下個任務,而這經驗這營地,一生必來一次!

IMG_4660.JPG

 

行程:製作竹碗//湯匙>生火煮早餐>幫農家採收玉米>爬檳榔樹採集檳榔鞘/野菜>生火煮中餐>獵人午睡時間>搭求生屋>採集晚餐食材/採麵包果/撒八卦網捕魚>生火煮晚餐>個人時間>獵徑時間>晚安

 

一日菜色:

早餐:昨天鶴岡國小前夜剩下的竹筍湯,繼續加個白米煮粥當早餐

午餐:筍子湯粥沒有吃完繼續當午餐吃、打督更湯(龍葵湯)

晚餐:柴燒白飯、麵包果湯、午餐的打督更湯繼續吃完

 

四天四夜到底怎麼活下去了?!

我一直好奇且感興趣自給自足的生活,並且嚮往學習前人智慧,利用大自然所有的一草一物為生活而生活,單純的過生活!

今天我終於親身體驗並完成其中好幾項的行程!

 

早上,先和嘎造大哥學習怎麼利用桂竹筍、竹筍製作碗/筷子/湯匙,看似簡單,但真的執行起來仍是抓不到技巧,

這次還換娃因為手滑而割傷了手,哭了幾滴眼淚,後來在鼓勵下又能繼續完成作品!接下來的幾天野外求生,我們都是用自己的碗筷湯匙享用每一餐美食喔!

阿美族最重要的工具就是刀,從小就要開始順練使用刀、鋸刀、柴刀,任何一種都要很上手!

嘎造大哥幫我們買了兩把刀,第一次擁有自己的刀,雖然簡單,但仍具意義!

IMG_4673.JPG

孩子之前有使用過鉅刀了,但這仍不熟練,所以需抓到技巧才能順利完成,

現在正在鉅竹子做湯匙

IMG_4684.JPG

鋸好還需用柴刀削成斜斜的剖面,再利用砂紙將尖銳的地方磨圓。

IMG_4686.JPG

只有要巧度的位置都須用砂紙磨圓(娃的手因手滑了一下,被鋸刀割傷,有了這經驗,下次會更加小心注意了)

IMG_4687.JPG

再利用孟宗竹來製作碗,

IMG_4695.JPG

並把旁邊綠皮削除,在這時間就可以自行獨創雕刻來做記號。

IMG_4699.JPG

來野外求生營,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生火、煮飯菜、找食材、練習野外求生法!

早上一睜開眼睛第一件事情就是先起爐灶,2468一開始還不知道要幫忙什麼,所以都先觀察接著再做協助,

竣最愛生火了,剛好可以讓他生個夠!

IMG_4671.JPG

這三根長石頭架起來的爐灶還是鶴岡國小孩子跟著嘎造大哥去秀姑巒溪撿回來的,

利用挖洞、丟石頭、泥土、水封住三分之一後,在趕緊生火將泥土收乾而變成堅固,

因為我第一天是晚上才到,所以看見這爐灶,我實在是佩服啊!

IMG_5158.JPG

早餐我們就吃著前一晚鶴岡國小吃剩的竹筍湯,在加入米就成了美味可口的筍子粥,搭配鮮採野菜湯,用自己製作的碗筷、湯匙,

視覺效果100分!美味100分!

IMG_4705.JPG

每次一到吃飯時間,孩子們就像現場的幾千隻蒼蠅一樣,轟的快速跑到面前,把自己的碗添到滿出來才甘願收手坐下來享用!

IMG_4702.JPG

來這裡是不能吃三餐以外的東西,只能靠自己雙手採集來的、煮的都可以,其餘不能偷吃喔~

有了這項規定,亮真的好久好久沒有這麼會吃白飯了,來這裡都可以吃一大碗白飯,這是意外地收穫!
 

 

IMG_4710.JPG

今天好操~多再次又去添了一碗~

IMG_4712.JPG

吃飽了也該做事了,來這裡不是當公主王子的,而是真正體驗原住民老人家以前在交通、生活不便的情況下該怎麼生活、怎麼活下來的。

 

第一站先幫隔壁農家採收玉米,這裡採用自然農法,所以是和雜草共並存的,雜草幾乎都到腰部,而玉米穗也約一個成人般高,

孩子們一步一趨地往前走,先經由農家指導後,每個人都成為幫手,一人一排開始折玉米,而收成的玉米早已乾燥,是要做飼料專用。

 

IMG_4721.JPG

走在這雜草叢生的玉米田,最怕就是出現長蛇,幸好米將姊有借我們雨鞋,可以大膽的往前走~

IMG_4722.JPG

嘎造大哥先示範怎麼採玉米,目前看見玉米穗早已枯萎,其實這是特別要作為飼料專用的玉米,所以必須要這麼乾燥~

採玉米的動作:

1.先將玉米折下來

IMG_4726.JPG

2.再轉個幾圈就可以輕鬆採玉米~

IMG_4727.JPG

看這乾燥的玉米,真的就是飼料專用的型態

IMG_4733.JPG

不怕蚊蟲的亮,穿著清涼就準備來採玉米,動作都很標準喔!

IMG_4734.JPG

每個孩子都是負責一排,玉米都是一支收成一根玉米,當你採收好後,就須將玉米穗折下來,好讓後面的人知道此區域已有採收!

IMG_4748.JPG

娃很認真的協助採收~

IMG_4752.JPG

農業時代為什麼要生這麼多,因為人多好辦事!你們看~

有這麼多人來協助農家,農家真的輕鬆多了~

而阿美族的個性就是很喜歡幫助別人,這也造就阿美族人有著善良又樂於幫助人的心!

IMG_4754.JPG

再將採收好的玉米放置在鐵牛車上,多採得好開心,也丟得好開心~

嘎造說:「要丟準一點耶,不然原本可以收成50袋變成30袋了。」

IMG_4762.JPG

在採收的過程中,我們還發現可愛的鳥蛋,有個孩子十分呵護,直說我要帶回家孵化!

IMG_4767.JPG

IMG_4978.JPG

亮亮則很專心的在採收玉米,也跟著把玉米丟上鐵牛車,

IMG_4770.JPG

多多更厲害了,直接用無影腳把玉米穗折斷,更好採收玉米,讓農民看了哈哈大笑直說太可愛了!

IMG_4774.JPG

約半小時的採收時間,我們把鐵牛車的車斗裝得滿滿滿,無法再裝下去,嘎造說可以休息轉移鎮定囉!

我們繼續往前走至檳榔園,嘎造大哥教我們利用繩子套在腳上,利用腳掌巴著樹幹,手用力抓著樹幹,像隻猴子一步一步往上爬,並取下檳榔鞘。

我自己有試過一次,難!!我一巴上去就滑下來,完全無法在樹幹上停留一秒

沒想到多、娃好厲害,有抓到技巧,可以往上爬好幾步!

IMG_4830 2.JPG

竣跟我一樣,爬上去馬上就溜下來了...

IMG_4820.JPG

孩子組,目前就這承恩哥哥有爬到約跟他身高再高一些,依舊爬不上去,

嘎造大哥說:「以前哥哥教我們怎麼爬後,就教那一次,接下來就在樹下插起刀子,只要溜下來一定會被刀子刺到,

所以他們死拼都要拼上去,以免被刺到。」

(哥哥在教的時候都真的很嚴格噎!也因此造就了嘎造大哥豐富的野外求生經驗)

IMG_4841.JPG

已經五十幾歲的嘎造大哥,爬檳榔樹一樣寶刀未老,咻咻咻就爬上去了!

IMG_4814.JPG

只有嘎造大哥成功~超帥的!

IMG_4818.JPG

而我們就撿自然掉落的檳榔鞘帶回營地,親手製作正宗阿美族人的石頭火鍋器皿!

IMG_4796.JPG

檳榔鞘必須撿沒有發霉、沒有破洞為主,現場利用柴刀修剪一下,

這樣方便帶著走,少了很多枝葉煩身,

IMG_4789.JPG

路上也再鉅一支竹子,準備製作石頭火鍋的器皿“及法爾”

 

 

 

IMG_4847.JPG

這些牛就是玉米田的農民的,他種了好多的農產品,以及養了好多隻水牛,

我記得看過一篇報導,有隻牛被虎頭蜂叮了400多隻,沒想到那位記者就是嘎造大哥,

剛好路過看見這隻牛,趕緊拍下來,而牛就處理分給大家吃吃掉了!

IMG_4849.JPG

鄉下有些農民會選擇夜宿在農田,保護自家產品不被宵小偷走,

而奇美部落這帳篷,除了發揮智慧到極致外,主要是防山豬來偷吃玉米,

IMG_4851.JPG

他們不比裝備,比的是為了生活而勇敢的決心!

IMG_4852.JPG

一路上除了看牛、看帳篷、賞美景外,還需要採野菜,你沒看錯!

想要吃菜都是要自己去採,沒有採就沒有青菜,這是多麼自治區的生活,凡事都需靠自己或是團隊一同完成!

IMG_4858.JPG

468都有工作好做,那2在做什麼?他跟嘎造大哥的孫子是歡喜冤家,

一下子玩得很愉快,下一秒又開始拉扯吵起來,這四天常常都在排解糾紛~

IMG_4859.JPG

這兩個年紀相當的孩子,很會玩,很羨慕“母住”可以跟著阿公阿嬤在山上過生活,

雖然辛苦些,但對孩子來說卻是很棒的成長環境!

IMG_4876.JPG

這幾天有這些孩子陪著他玩,他一定很開心

IMG_4861.JPG

 

 

有人負責備菜、竣大多都主動會去做顧爐火的工作~

 

IMG_4873.JPG

這四天幾乎都延遲一個半小時才開飯,孩子們都餓壞了,連早餐吃剩下的粥在熱一下又成了中餐,

孩子一樣吃得香甜,巴巴巴的吃了好幾碗!

 

 

IMG_4885.JPG

午餐菜色:筍子粥、龍葵湯“打督更”

IMG_4886.JPG

吃好片刻,大家都午睡一下,我趕緊拿出天幕稍微蓋住,遮蔽些陽光及熱,讓孩子可以好睡一點,

沒想到他們都沒有想要睡,一心只想往外面跑,但媽媽好想要休息一下喔~

IMG_4904.JPG

才躺沒多久~亮說:「媽媽~我好餓!」(剛剛不是才吃過?)

 

 

IMG_4911.JPG

還真的可以全部吃光~來這改善了他挑食或是不吃的壞習慣,意外收穫啊!

IMG_4915.JPG

休息好後,嘎造大哥繼續下午的課程:製作“及法爾”(石頭火鍋的器皿)

動作1:先將檳榔鞘浸泡水,使其變軟

IMG_4932.JPG

第二步:將靠近樹葉的那端的檳榔鞘捲起,用柴刀切斷(記得~以前都是帶一把柴刀上山,沒有剪刀喔~)

IMG_4937 2.JPG

如果用這樣的方式去切,很容易就撕開破掉了,所以建議用步驟二來切下

IMG_4938 2.JPG

完成好後,可以看見前後兩端是平整的

IMG_4939 2.JPG

步驟三:將檳榔鞘分成三等份

IMG_4940 3.JPG

步驟四:凹下左右兩側往內縮

IMG_4942 2.JPG

步驟五:再利用削好的竹叉插入,固定左右兩側!

IMG_4943 2.JPG

完成品,這樣的方式可以很堅固不會鬆脫

 

我自己也組裝了一艘,而竣也組好了一艘,這次回來也有帶一艘做紀念,

檳榔鞘真的很好用,除了可以當石頭火鍋的器皿外,這幾天我們也拿來當盤子以及沾板!

IMG_4959 2.JPG

還利用檳榔鞘做出一個可愛的湯匙,這對在野外沒有任何工具來說,是非常實用的的!

只要洗乾淨再曬乾還能重複使用!

IMG_4968.JPG

晚餐時,就把中午沒有吃完的打督更湯裝在吉法爾裡面,原味十足!

IMG_5115.JPG

 

 

 

期間~嘎造大哥還利用竹子做出一個杯子和儲水桶,看見成品真的很佩服先人的智慧,把竹子發揮到淋漓盡致。

最好了吉法爾,嘎造大哥又帶我們出發去製作芒草包,

IMG_5008.JPG

利用上下各七片做交錯編織

IMG_5012.JPG

最後兩端在用芒草或是繩子綁起就是一個可以放野菜、漁獲的包包的!

(此芒草因為比較小片,所以嘎造大哥隔天又帶我們去找大片的芒草葉,親手製作自己的LV包,

所以來這~千萬別偷懶也別以為可以輕鬆過生活,嘎造大哥是非常認真的想要傳承阿美族人的智慧,

我們一定要心存感恩有他們如此敬業,教我們一草一木DIY過生活方法)

IMG_5015.JPG

看到這裡~你們千萬別以為活動要結束要去休息了!

以前野外求生根本沒有休息,我們也沒有休息,要不斷地為生活打拼努力活下去,

不然你在森林、叢林等地遇到颱風下雨,沒有遮蔽物,這會出事情的!

所以嘎造大哥直接帶我們到這樹林裡,(叫樹林還是叢林,我也不清楚,只知道一般人絕對不會進來!)

光想到裡面可能會有長蛇或是大批蚊子聞到肉香全都飛出來叮我們,想都不敢想...

但以前人為了生活,怎麼會怕這些東西,說不定還直接把蛇皮脫掉煮來當一餐吃!

IMG_5065.JPG

嘎造大哥就帶領我們來到這地方製作“緊急求生屋”

步驟一:認識葛藤,葛藤是非常好利用的植物,可以將撕成一半後當作繩子綑綁用。

IMG_5024.JPG

步驟二:利用附近的樹木及地形,架設起屋簷的樣子,

IMG_5032.JPG

旁邊一定要有兩根是當柱子,而橫的部分可以四五根,有兩根碰到的地方都要用葛藤固定喔!

IMG_5063.JPG

步驟三:再利用葛藤來綁起來固定

綁葛藤也是有技巧的,可以兩條葛藤固定後一直轉一直轉再塞入洞口,這樣可以很堅固不鬆脫!

(說得很輕鬆齁,實際做你就知道原來很有學問的)

IMG_5033.JPG

每個孩子都要來親手綁一次,才能知道那技巧!

IMG_5055.JPG

我也親手綁一次看看,繞過兩根木頭後,再把兩條葛藤不斷地轉,塞入有縫隙的地方在拉緊!

IMG_5067.JPG

就是像這樣的死結,可以完全固定求生屋不倒下來!

IMG_5068.JPG

屋架的成品!你看見的這些木頭幾乎都是孩子砍下,或是直接就地取用!

IMG_5069.JPG

步驟四:砍月桂葉當天花板

這兩個鶴岡的孩子,一個叫嘉俊一個叫承恩,兩個人都是很有肩膀的男生,

請他們做事情很認真,也會照顧年齡小的孩子,他們真的很棒!

IMG_5060.JPG

步驟五:再利用砍下來的月桂葉放在屋簷上,可以擋住大部分的雨滴,

這個重點是在最下方的葉子剛好碰到地面就好,而且要由下往上蓋,這樣雨水才會順勢滴下,

其餘的全往上拉,可以物盡其用!

IMG_5072.JPG

屋頂完成後,來到室內部分,這畢竟是求生屋,難免會有雨水滴到裡面來,

步驟六:整理地板,挖出水道,盡量不讓雨水弄濕了身體。

肚子餓了沒有東西吃怎麼辦?旁邊的月桃梗心、棕梠樹的梗心則可以採下充飢一下,

一個遮風避雨的求生屋就完成了!

 

 

 

 

IMG_5083.JPG

米將姊眼睛好利,還看見“世界最長的葉子”海金沙“kiwit',

一發現海金沙就好開心,不僅可以當繩子使用,還能做成涼茶,或摘下嫩葉食用,

如果刀傷也可以攪爛敷在傷口上消炎,或是想要洗滌碗筷可以搓揉一團當作菜瓜布使用,

用完可以丟棄當肥料,所以日本人來部落,發現這海金沙時好開心,一直用日語說“kiwit"

kiwit說著說著就成了“奇美”這兩字了!

IMG_5092.JPG

組好求生屋,我們沿途走回家繼續找晚餐的食材,看見路邊的麵包果,嘎造採了幾顆讓孩子帶回家

IMG_5095.JPG

麵包果是原住民很喜歡吃的一項果實,搭配排骨熬煮,湯濃香甜,還可以把種子在嘴巴咬一咬,

有像吃花生的感覺~

IMG_5099.JPG

回去後,孩子們用鐮刀來削皮,麵包果有著很黏的乳汁,所以大部分都會刀子及手都會抹油,

除了比較好處理外,還好清洗!

IMG_5105.JPG

將外皮都削去,留下果肉

IMG_5106.JPG

有點像是削鳳梨這樣,在切成一小塊,橘色的部分就是成熟的果實,吃起來很甜,裡面的種子熬透後,咬起來像吃花生!

IMG_5109.JPG

有些人在煮晚餐,有些大孩子就跟著ganew哥哥練習用八卦網捕魚

IMG_5112.JPG

竣又回到廚房繼續幫忙顧爐火

 

IMG_5146.JPG

右邊煮白飯,左邊煮麵包果湯

IMG_5149.JPG

每天的三餐都靠這兩個爐子了

IMG_5151.JPG

一個很獨立的自治區,什麼都得靠自己完成,尤其最重要的三餐,全靠自己雙手弄出來,十分有成就感!

IMG_5152.JPG

小隻的就跟著母住玩東玩西,玩的時候難免會吵架,就像這樣,母住把沙子倒在亮的脖子上,亮無感又繼續玩

我也無感就讓他們繼續玩,只要不受傷,怎麼玩都好~

IMG_5156.JPG

再把鏡頭回到廚房,竣還在這裡專心顧爐火,煮湯的火一定要旺,但煮飯的爐火如果看見鍋子正在冒煙了,火就要退出,慢慢讓汁收乾

煮出來的白飯就可以看見蟹洞,十分好吃!

 

IMG_5159.JPG

能跟在嘎造身邊學習求生技能,真的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情,

希望孩子能學到些技法,讓自己的童年玩得更加精彩!

IMG_5163.JPG

看這時間應該是來到晚上七點了,但還沒有煮好,孩子又餓了...幸好我從小雨蛙生態農場拿了好幾串綠色香蕉全派上用場,

不管有沒有熟,孩子都直接吃,酸Q口感也不錯,重點可以“雞腰”不“靠腰”

IMG_5172.JPG

人手一根啊~肚子真的好餓,又要生洗澡水的火,孩子也有忙不完的事情!

IMG_5173.JPG

熬了半小時以上等麵包果的種子軟了就可以吃了

IMG_5176.JPG

這柴燒的白米飯看起來就超級好吃!

IMG_5178.JPG

今天還有嘎造幫我們加菜的吳郭魚,要請孩子抹鹽後來烤食

IMG_5180.JPG

孩子們好期待這兩隻魚~時間應該已經快八點了吧...

IMG_5181.JPG

肚子好餓...跟孩子商量可以先吃飯,在把烤魚當點心嗎?

終於得到可以的回覆後,餓壞了...

IMG_5182.JPG

IMG_5183.JPG

還是有人一直等魚~

IMG_5189.JPG

就在吃的同時,九分熟的魚上菜了~

(有一點點沒有烤熟透,但孩子餓壞了,看見魚上桌,說什麼都不願意再放回去烤,沒有30秒,魚肉就掃光了!)

IMG_5193.JPG

把檳榔鞘當盤子裝烤魚,原味十足!

IMG_5195.JPG

來到這裡,沒有挑食的情況出現,真的有什麼就吃什麼!更不能吃自己帶的零食,

勞動過後肚子更餓,能吃到香噴噴的白飯已滿足了!

IMG_5198.JPG

多今晚吃了三碗飯,可見第一天有多操!

IMG_5199.JPG

而只剩下骨頭的魚,竣用心地找出一點點那肉削,吃到鹽巴也吐出來,繼續找魚肉來吃!

IMG_5216.JPG

這四天四夜,我們全靠這兩鍋來養活我們了~

IMG_5170.JPG

承恩哥哥很會照顧孩子,會說笑話會做事情,還會餵亮亮吃飯

IMG_5208.JPG

一天過去了~孩子們洗好身體,我趕緊洗衣服,每天洗衣服的水,就像現在這樣的髒,甚至更髒!

這是我的成就感之一,因為讓孩子玩得如此盡興不怕髒,才是真正在享受玩~

IMG_5232.JPG

 

 

IMG_4976.JPG

我們今天邊操作野外求生法,也沿途欣賞奇美部落的美,看這群山以及悠閒的牛隻,在這真的可以享受生活中片刻的寧靜

IMG_5102.JPG

不斷的吸取嘎造的求生智慧,連我以為鞋子壞了無法修理了,他都能利用鐵枝燒透後再穿回去,又是可以繼續穿趴趴走,

他說:「以前沒有錢買新的啊,壞掉就是要練習把他修到好!」

在這裡物質慾望全降低,讓自己心歸零從“心”學習,

這裡不是在享受硬體設施,這裡是在親身體驗前人的智慧與足跡,

當世界不斷快轉更新下,唯有這野外求生能在原地等著我們去認識去實踐!

IMG_5142.JPG

操了一天,沒想到襪子也破了,原以為晚上可以休息片刻了,結果嘎造又是一聲令下:「走囉~要去打獵囉!」

襪子破了又穿回去,再穿上米將借我們的雨鞋,我們又往叢林裡穿梭找尋獵物了!

IMG_5104.JPG

此時時間已經來到凌晨兩點,我和鶴岡老師谷耘身負重任,邊顧爐火熬鮮肉湯邊聊天,

明天一早又是“學習怎麼活下去”的一天!

行程好硬,但卻是我從小就想要深入了解野外求生的生活,

親自體驗到,感覺身體及精神上都有很大的壓力,但內心卻是不斷感激,

謝謝粉友告訴我這營地,讓我認識嘎造和米將姊,讓我真正體驗野外求生的生活!

明天我一定要繼續努力帶著孩子活下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四寶媽 婷婷老師 的頭像
    四寶媽 婷婷老師

    跟著四寶媽環島旅行

    四寶媽 婷婷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